English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新闻中心

/根目录 /首页 /新闻中心

王轶: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数字法学教研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致辞

时间:2022-04-05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王轶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数字法学教研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致辞

王轶

尊敬的张文显老师、王利明老师、姜伟副院长、周汉华老师、张新宝老师,尊敬的线上线下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大家参加今天的研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2017年9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成立,张文显老师专门发来贺辞,对“未来法治”的“未来”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解读。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当时张老师讲到:未来法治的未来包含着面向未来、走向未来、引领未来三层含义。这句话我想了很久,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还记得,我的第一份电子邮件是读博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发出的,当时整个学校只有图书馆的电脑才能联网。那时在图书馆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轮到我,感觉发邮件是一件蛮奢侈的事。1998年,读博第二年,我拥有了自己的台式电脑,买电脑的钱来自于1997年度君合律师人才奖。这个奖是由君合律师事务所设立的,奖金1万元,以现金方式发放。对一个学生来讲,1万块钱在当时也算是巨款了。就想这笔钱可以干什么?斟酌许久,决定买一台486的台式电脑。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还有这么老式的电脑。那个时候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我们会真的身处数字文明时代。看来还是那句老话,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人做不到的。可见释放想象力对人有多重要。无数事实一再证明,没有面向未来的境界、走向未来的勇气,就根本不可能发挥引领未来的作用。

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是人大法学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最新举措。我们都知道,一个学科的孕育和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对某一新兴领域已经出现的和预见到将会出现的,但是尚缺乏基本共识的问题,人们都会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这个时候一个学科就开始了它孕育的过程。人们会先组成研究团队或者成立研究机构,对相关问题去进行专题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觉得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条件了,就可以去招收研究生;然后会通过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分专题更加细致、深入地去进行讨论;随后也会招收博士后,开展更为系统的研究工作。等到专题研究覆盖了这个问题领域方方面面的时候,就会逐渐形成回应这一问题领域相对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这个时候就可以编写教材,可以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学科建设就能继续推进,学科就能日臻成熟。

我想,从2017年9月8日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到今天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是符合这样一个学科发展规律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党的十九大也把数字中国的建设确定成为中国未来的一个发展目标。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人大法学院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和法学界、法律界的同道们一起推动数字法学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致力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有益尝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

党和国家对中国人民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特别期待数字法学教研中心能够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契机。我们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重要指示,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挥引领性作用,培养出更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思想家、理论家、学术大师。就此而言,今天成立的数字法学教研中心,任重而道远。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研讨会,预祝今天的会议圆满成功,谢谢!